浙江省全面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改革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2-05 01:13:59

  2021年9月30日(周四)上午10:00,在之江饭店会议中心三楼新闻发布厅举行浙江省全面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改革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嘉兴市卫生健康委、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

  点击前往

  解决看病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一直以来是群众反映较大、呼声较高的问题。为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近期我省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专程邀请有关单位的负责人来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徐伟伟,嘉兴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王伟荣,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郦卫星,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正飞。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浙江省财政厅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于10月14日起施行,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为回应社会对此项工作的关切,推动改革落实落细,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的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对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出台指导意见,其中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是落实合理医疗检查的核心内容。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也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呼声较高、十分期待的卫生健康改革项目,是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的关键。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不仅能够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缩短检验检查等候时间,且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升就医满意度。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改革,要求在全省全面推进。省卫生健康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将其纳入“看病就医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则,先行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等四家省级医院及杭州市、嘉兴市开展了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会同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从以下几个方面破解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区域之间、医院之间不互认、难共享问题: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保障,形成部门联动机制,解决“不愿认”的问题。医保部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医保基金预算总额。健全“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财政部门结合当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情况和财力可能,对结果互认医疗责任保险等费用给予适当补助,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提供保障。

  二是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开发统一互认系统,解决“不能认”的问题。将强化数字化系统支撑保障作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的基础,完成制定全省统一的检查检验互认共享信息化建设标准,确保建设智能、高效、融合、经济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模式,构成业务流、数据流、信息流“多流合一”的应用场景。建设“操作友好型”的医生服务终端,达到提醒精准、调阅迅速、互认方便、操作便捷的建设标准。

  三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制定统一互认标准,解决“不敢认”的问题。明确了互认机构、互认项目及互认规则,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30天内同类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经患者授权同意后予以互认,形成了科学的制度标准体系。通过各级临床检验、临床放射、医疗设备等质控中心加强对相关专业的质量控制和培训,通过实施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定期开展飞行检查和盲样考核,强化检验和影像资料质量。

  目前,四家试点的省级医院已完成所有医生工作站的系统改造,全面开展互认工作;杭州市富阳区实施2个月来累计完成数据共享调阅67万余人次、互认4.6万项次;杭州市、嘉兴市也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动落实。

  根据工作安排,我省将于10月底前完成省级医院间互联互通互认工作,并以地级市为单位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12月底前,各市平成与省平台对接,最终实现省市县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

  同时,省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医保、财政等部门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及时发现各单位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沟通解决,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经验,为全省改革的同质化推进提供参考。

  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发挥牵头部门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请问我省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工作都有哪些特点?首批进行互认的项目主要有哪些?为什么会选择这些项目进行互认?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我们这位记者提问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比较关心的问题。从2018年以来,我省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为抓手,我们的“云影像”“云胶片”和区域检验信息平台在全省广泛应用,这些改革举措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今年以来,在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牵引下,我省深化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从原来的数据共享到结果互认,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加强政策的协同和保障。应该说我们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它不仅需要有“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更需要科学的引导机制。因此,我省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综合运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及财政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等多种保障政策协同推进。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也是我们浙江省具有的一个优势,就是数字赋能,推进互联互通互认。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通过信息存储、数据传输、智能检索、智能提醒,分析反馈的数字化手段来推动我们这个改革。所有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报告都是通过卫生专网传输,患者在就医的时候无需携带检查报告单和影像胶片就医。我们通过大数据检索对以往检验检查的数据进行匹配,计算机自动匹配,为患者查询30天内的检查检验结果。同时“操作友好型”的智能服务终端为医生开展互认提供比较精准的提醒,因为我们每个病人以往可能积累了很多的检验检查数据,我们信息系统能够根据本次就诊的一些主要的症状比较精准地推送与你本次就诊最接近的检验检查结果。同时,通过互认数据的统计分析来不断促进质量控制,形成闭环管理。

  三是按照“最小颗粒度”,统一项目名称和编码。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检查检验项目比较多,名称也比较复杂,同一检验检查项目由于设备的不同、仪器的不同或者说试剂的不同,所以在不同医院的名称和编码可能都不一样。不同的名称和编码在互认实践中很难达到准确检索和精准提醒,因此我们在设计这项改革的时候就按照“最小颗粒度”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分解,统一检查检验项目的名称,同时对这些项目制定唯一的编码,做到全省统一,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认提供精准提醒,据我们了解这个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应该是首创。

  四是注重数据安全,加强敏感信息保护。大家也是非常关注信息安全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病人看病就医的信息关系到个人隐私,我们规定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经患者本人授权同意后才可以调阅以往的检验检查以及就诊的相关信息。同时,相关数据也都将依托卫生专有业务网络和云资源进行传输和存储,并且严格按照公安部门信息系统的三级等保要求,对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开发落实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确保数据安全。

  首批互认项目分为93个检验类项目和180个放射类项目,大家知道到医院去可能抽血化验和拍片是检查最多的项目,这些项目的选择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一方面是充分考虑医疗质量和安全。不同的检查检验项目之间差别是比较大的,比如说超声也是一个常用的检查项目,但是我们这次没有把它纳入到互认的项目,主要的原因就是超声的检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是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动态影像的一些变化来作出诊断,所以他在检查过程当中受医生操作手势和患者变化以及医生临床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互认共享的话比较难以保证医疗质量的同质化,所以我们这次没有将超声检查纳入到互认。我们选择了检验类和放射类项目纳入到首批互认项目。另一方面,本次入选的项目都是我们临床看病就医过程当中高频检查检验类项目,虽然只有93个和180项,比如说我们的放射项目,这个180项是临床最为常用、使用频度最高的检查项目,涵盖了临床高频检查事项80%的检查量。当然,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我们整个医疗技术、医疗设备、检查方法的不断提升,互认工作也会不断成熟,所以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也将不断地扩大互认的目录范围。谢谢。

  今年7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医疗保障条例》第四十条明确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参保人员医疗检验、检查实行信息共享和检验结果互认,避免过度检验、检查。”我想请问一下,我们医保部门下一步将会有什么样的政策和举措来推进这项工作?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通过检查检验信息共享和结果互认,来避免过度检查、检验,既是我省医疗保障条例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多年的呼声。随着我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我省住院付费已经由原来的按项目付费转变为按病组(DRGs)付费,相当于按病种打包付费。这意味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做得越好,医院可以获得更多效益,老百姓也会得到更多实惠,医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内生动力已经形成。下一步,医保部门将通过以下措施来共同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一是合理确定预算总额。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年经济发展水平、重大政策调整等因素来确定总额。绝不会因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导致医院收入下降,而调减当年区域总额预算和单家医疗机构预算总额。

  二是健全“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医保基金年度清算时,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导致医院收入下降的,医保基金将把医院应得的利润足额给予拨付,从而充分调动医院的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到今年年底,我省将实现智慧医保核心系统上线,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将逐步通过智慧医保平台实现共享,以后老百姓通过医保APP可以直接查阅在全省医院所做的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及时了解检查检验情况,方便就医,减轻负担。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医保部门将以“应检互认”为原则,与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一起,共同规范医院互认行为,减少浪费,确保我省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行,维护群众利益。谢谢。

  我们知道医疗机构有很多,有省市级医院,也有县区级医院,有公立医院,也有民营医院,还有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每家医院的检查设备、检验试剂也都有差别,还有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水平也不一样。请问如何在互认中保证同质化的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让患者安心、放心?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我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的前提和底线。为确保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同质化管理,我省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保证互认的安全和质量:

  一是对于纳入互认的医疗机构和项目有一定要求。刚刚俞新乐副主任已经提到,首批纳入互认的93项临床检验项目和180项临床放射项目都是质量相对可控的项目,且医学检验项目被互认的医疗机构需每年要参加国家、省级的室间质评,也就是说无论医疗机构大小,无论使用任何品牌的仪器、设备,只有通过室间质评、结果一致的医疗机构才能够进行互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各家实验室的医疗能力和水平。

  二是在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开展互认工作。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一家医疗机构,是衡量一家医院综合实力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规定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和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间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二级乙等及以下医疗机构间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同时,它对高等级医疗机构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予以认可。同时,城市医联体之间、县域医共体内部各医疗机构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三是对全省的医疗机构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控制工作。全省各级各类医院,上至省市三级医院,下至基层医疗机构,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均纳入各级质控中心的质量控制管理范围。同时,我们省已经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质控网络管理体系,对医疗机构开展飞行检查和盲样考核,对医疗机构实行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工作。谢谢。

  这个问题想提问给嘉兴。请问嘉兴市作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试点地市,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能介绍一下吗?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是今年我省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嘉兴市主动承接试点任务,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财政厅三部门文件的统一部署,狠抓检查检验医疗质量与医疗数据互通共享,按时完成接入任务,率先实现市域全覆盖。我们全市23家二甲及以上医院全部接入了市互认共享系统,覆盖1171个医生工作站。同时,嘉兴市域内11家二乙医院及78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方式,实现了共享互认,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域范围内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将有效促进健康数据的高效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从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节约医保基金。

  我们从9月20日互认系统上线以来,总体运行比较稳健,医生的依从性也比较强,患者的反映普遍良好。截至9月28日,全市医疗机构已累计互认提醒27.3万人次,检查互认549例次,检验互认6241例次,直接节约检查检验医疗费用24.87万元。我们算了一下,预计改革全面铺开之后,市域内医疗机构每年可减少重复检查检验40余万次,节省医疗费用超过2000万元。通过强化医疗机构健康数据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互认共享,也将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医保、财政等部门的政策联动,推进医疗机构转变管理模式,注重内涵式发展,加快建成高质量的现代管理医院。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刚才俞主任也提到,咱们的富阳区已经先行先试了两个多月,那么有老百姓也会担心,咱们OB视讯会不会该做的检验没有做,然后耽误了病情?想知道这方面医院是如何保障的?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富阳区卫生健康系统从今年开始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这样一个改革工作先行了试点。我们医院从今年7月5号开始做了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共享这样一个工作,全院274个门诊医生工作站也开通了共享的系统。从8月20号开始,我们下设的10家医共体分院也开始了这项改革工程。目前我们富阳医院加上10家医共体分院,每天我们检查检验结果调阅大概在5000余人次左右,实现有效互认大概300余人次,有效的互认项次500余项次,基本做到了“应认互认”,整个改革过程还是平稳有序的,我们老百姓也好、医生也好,对这个改革还是非常认可,目前也没有因此而产生误解和医疗的相关争议纠纷。

  至于老百姓担心的,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做的检查而没有做这个问题,其实在这个改革推行之前我们医院也做了一些考量,也制定了相关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三点:首先我们是加强了医护人员全员的培训,我们在改革前期对互认的流程、互认的规则以及互认的情形做了全面的培训,提高我们医生特别是出门诊的医生对互认研判的水平,让我们的互认更精准、更高效。第二是我们做了保障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撑。一般情况下,医生在看病的过程中会询问病人既往的病史,还要会查阅他既往检验检查相关的结果,结合这个病人当前的情况,他到底要不要做相关的检查,也就是要不要互认,他认为如果病情有变化或者有异常改变的,可能还是要再做相关的检查和检验,这样从医生端也解决了该检查而不做检查这样一个情况。

  第二个方面,从老百姓这个角度,我们也开通了检查结果的互认知情告知这样一个模块,在我们“浙里办”APP上也能查阅这次在医疗机构里检验检查自己互认的项目、减免开单、费用节省等情况,对自己互认过的检查检验项目一目了然,从患者角度也能监督医生该给我做的检查而没有给我做检查这样一个情况。

  第三点,是提高了检验检查质控的标准。根据我们《富阳区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质控管理办法》,我们加强质控管理,由我们富阳地区的专家委员会对互认的项目、规则进行监管和把关,从源头上打消医生对互认结果质量的顾虑。所以从三方面来保证,我们该做检查还是要做检查。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开展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的动力在什么地方?对于医院的运行会不会有影响?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确实,医院推行检查检验互认共享的关键,也是通过我们的数字赋能,让各家医院检查检验的报告,包括一些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一键调阅,最终实现我们的共享互认,避免一部分的检查检验重复开单,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说节约我们医疗的资源。对于医院来说有没有动力?我觉得从我们县区级医院来讲有三方面:一是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对于像我们这样一家区县级医院来讲,一方面给予我们下级的医共体分院,包括我们下级单位做一些标准的检查检验的互认。同时最重要的,我们还能共享上级特别是省市级医院的检查检验的结果,通过建立上级医院专业的诊断结果,有效打破了我们基层医院因为专业的设备、专业人员的限制造成的技术壁垒。

  第二方面,有助于提高我们基层医院医疗的,尤其是我们基层医院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检验检查结果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上下联动,有利于开展多学科的合作,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业务学习和交流,我们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县区级医院能够学习到上级医院,特别是上级专家的一些专业的诊断的结果,有利于拓宽我们基层医院诊疗的思维,改善我们医生诊疗的习惯。第三也是我们这次改革的目的和OB视讯出发点,有助于提高老百姓,特别是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共享互认这样一个改革的实现是对诊疗过程的优化,让老百姓就医少支出,让老百姓看病少跑路,改善我们患者就医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提高患者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这个也是我们的目标。

  当然,对于医院运行有没有问题?实际上从我们医院管理层面来讲,当时我们推行这个改革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担心,我们担心医院的医疗收入,担心医院的运行,也担心我们医生的积极性。但是检验检查收入占我们整个医院的收入里面也是占有一定比重,共享互认这个改革推行之后,其实客观上对我们整个医院的收入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改革正像俞主任讲的,是“刀刃向内”的改革。但是目前通过医保和财政的政策保障,对我们医院、对医生的收入进行了有力的保障,让我们回归医疗的本质,真正体现我们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和技术价值,从而实现百姓能看好病,医院效益不受损,医生收入不下降这样三方共赢的局面。所以我想从我们医院来讲,我们也愿意,也在积极主动地去推这个工作。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谢谢。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这里也祝大家节日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