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医疗检查怎么选择?检测检验报告中蕴含着怎样的“健康密码”?科技值“拉满”的检查设备如何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9月8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看懂健康密码”记者会,皮肤科、检验科/输血科、放射诊断科、放射肿瘤科、核医学科专家,对医疗检查项目的作用进行了科普讲解,带领大家解密身体“健康密码”。
检验科/输血科主任曹永彤介绍,检验报告作为身体健康预警的信号,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检验科工作人员是人们身体与疾病斗争战场上的“侦察兵”,医生们可以在血常规检查中查出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可以在生化指标中检测出肝功、肾功,还可以检测出甲肝、乙肝、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抗疫中做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也由检验科完成。
除了常规检测,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筛查自己是否有患肿瘤的风险;患病治疗时,基因检测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遍进行精准治疗以及实施个体化用药方案。
基因检测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差异。例如,OB视讯一个人能否饮酒,原来和基因有关。曹永彤说,酒精代谢与乙醛脱氧酶基因密切相关,携带野生型基因者能正常代谢酒精,如携带突变型基因者,酒精代谢能力低,饮酒后会导致白酒中的乙醛在体内蓄积,严重危害健康。
而多种检测项目、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判读身体的“隐形密码”,降低误诊率。曹永彤举例,之前有一位肝功异常的患者,医生们最初的诊断结果是慢性肝炎,但通过免疫电泳检验,发现有误,后患者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高精尖设备让我们拥有了一双透视的眼睛。”放射诊断科主任谢晟介绍,放射科通过影像学检查帮助临床进行精准诊疗。三年前,中日友好医院开始用人工智能进行肺结节筛查,减少临床漏诊。同时,人工智能还能提供危险度信息,帮助医生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表示,皮肤影像也正成为医生诊断疾病过程中的有力助手。皮肤影像包括大体照片、皮肤镜、皮肤CT、皮肤超声等,其中,皮肤CT是皮肤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的简称,可以更准确地探知皮肤病类型,帮助医生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去年一年,我们通过皮肤影像检测了8000多个体检用户,发现了2例早期皮肤肿瘤,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武器。”
“核医学检查是影像诊断的‘第三只眼’。”核医学科副主任富丽萍说,核医学的“核”指的是医用同位素,它人为可控,OB视讯剂量极其微小,半衰期短,精准照射,对人体损害小,和人们印象中的核武器、反应堆差别巨大。“核医学用着最高端的设备,做着最安全的检查。”
“核医学检查和超声、放射检查不一样,不看脏器的大小和形态,主要是评价脏器的实际生理功能状态。”富丽萍指出,核医学中的“有力武器”——PET/CT,就能进行精准定性诊断。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一直都是民众关切的问题。曹永彤表示,中日友好医院参加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已有10年,互认项目达43项,患者在这些项目互认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就诊时,无须重复进行检查。
“今年年初,国家卫健委下发《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我相信会有更多医疗机构加入进来,互认的范围和项目、互认的医疗机构会更多,进一步节约患者就诊时间以及相应的检验费用。”曹永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