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视讯OB视讯目前,我国已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3月17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和登革热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以来我省未报告登革热病例,将加强医疗机构发热疑似病例监测。
据悉,海南属于热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和雨量充沛适宜登革热媒介伊蚊的繁殖,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为6-9月。2008-2017年,主要是国内外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散发病例。2018-2019年均有发生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暴发疫情。2020-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境外人员流动减少,仅有零星病例报告。这些年来,针对登革热疫情,我省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长期不懈抓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切断媒介传播途径,加强医疗机构发热疑似病例监测,提高登革热实验室检测能力,定期开展病媒监测与评估工作,疫情得到快速有效控制。
据悉,海南建立了较完善的媒介伊蚊传播传染病的防控体系,并在近年登革热疫情处置中积累了一定的防控经验。尤其是2019年我省6个市县出现本地疫情,我省应急响应迅速,通过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媒介伊蚊的消杀,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未造成疫情扩散。针对今年国内与境外往来全面恢复,输入风险增加的形势,我省已提前进行部署,加强医疗机构发热疑似病例监测,提高登革热实验室检测能力并储备了检测试剂。
由于伊蚊在我省广泛分布,且我省常年蚊媒密度均较高,要将消灭伊蚊作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核心突破口,对学校、工地、城中村、公园、废旧厂房等重要场所,不留死角地开展以灭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要将发动群众作为防控工作的关键切入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措施,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防范意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清除周边伊蚊孳生场所。
如何做好健康防护,预防登革热?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靳妍表示,登革热的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在登革热高发地区,户外活动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前往境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出境旅游返琼后如出现登革热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将境外旅居史告诉医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